• 【正安县招商】两岸吉他产业聚正安共绘合作新蓝图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举办了黔台两地吉他全产业链合作高端论坛,聚焦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升级。该论坛是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活动的一部分,汇聚两岸及多地乐器企业代表,通过深入讨论和技术分享,促成多领域合作意向,助力正安吉他产业链向高效化、国际化迈进。活动不仅强化了产业资源整合,还突出了两岸经贸协作潜力,为正安吉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论坛在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框架下举行,选址正安县是基于其作为国内重要吉他生产基地的地位。贵州省政府和遵义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旨在深化海峡两岸产业联动。论坛吸引了包括台湾、厦门、广州等地的17家乐器企业客商参与,与会者围绕吉他设计、制造、销售等全链条环节展开研讨,主题覆盖技术创新、市场共享和品牌共建等议题。通过专家发言和分组讨论,强调了加强供应链协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论坛的举办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战略导向,即将传统产业与开放经济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 二、与会嘉宾与正安吉他企业代表深入交流,探讨全产业链合作的可行路径。台湾客商分享了国际乐器市场趋势和先进制造经验,广州和厦门代表则引入电商和数字化营销理念。讨论集中于如何整合两地资源,例如台湾的精密零部件技术、正安的规模化制造能力、以及大陆市场的广阔前景。多方一致认同,应共建吉他产学研平台,推动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例如,通过论坛对话,双方探索了在木材处理、电声系统升级等领域的互补性合作,这不仅优化了产业链布局,还强化了国际竞争力。整体讨论凸显了互利共赢原则,突显两岸经济协作在促进文化传播和产业创新中的作用。 三、项目签约成为论坛核心成果,正安县政府现场与台湾艺强企业有限公司、台湾美圣乐器公司等多家台企达成合作协议。同时,乐盟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与正安县本地公司签订了多个项目书,内容覆盖材料研发、生产工艺优化和海外渠道建设。共计达成一批意向投资项目,涉及制造、营销和可持续管理领域,体现了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这些项目旨在整合双方优势,如台湾企业的国际供应链管理与正安的生产集群,共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质量体系。成果将助推正安吉他从单一制造向高附加值转变,并拓展国际市场版图,反映经贸交流在赋能区域特色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四、正安吉他产业发展历程为论坛提供了坚实基础,从零起步逐步壮大为地方支柱产业。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推动企业从“无中生有”到形成完整产业集群。当前,当地吉他产品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还远销欧美等全球多国,展现出稳定的产销体系。论坛期间,与会者通过案例展示了解到,正安企业已突破技术瓶颈,在环保材料和自动化生产方面取得进步。这一发展轨迹展示了内陆地区利用开放政策实现产业集聚的成功模式,彰显了全链条整合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中的重要性。 五、会后嘉宾实地参观正安国际吉他园企业,如贝加尔乐器和神曲乐器等,通过生产线观摩和产品体验,直观感受产业活力。参观环节强调了本土创新和国际标准的融合路径,如企业对绿色工艺的投入和国际认证的推进。此举强化了合作信心,预示黔台产业协作将持续深化,未来聚焦于高端制造和品牌出海。正安模式借此成为两岸经贸标杆,为其他产业领域提供借鉴。

    2025-07-11

  • 【正安县招商】2019年正安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一心三区”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631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4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8719万元,比上年增长1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504元,比上年增长11.14%。三次产业结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为27.4%;第二产业为23.0%;第三产业为49.6%。 二、农林牧渔业初步统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643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总产值308865万元,比上年增长6.8%,林业总产值80695万元,比上年增长2.2%,畜牧业总产值134899万元,比上年增长6.4%,渔业总产值5278万元,比上年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0448.93公顷;烤烟和油菜籽种植面积分别为3818.93公顷、8730.3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2798.73公顷。品种2018年单位比上年增长±%粮食177391.25吨9.09其中:夏粮41600.8吨-17.84#小麦815吨2.87其中:秋粮135790.45吨0.53#玉米25370吨-54.73#水稻53706吨23.46蔬菜352607吨1.24油菜籽17547.94吨-1.65烤烟6347.63吨-2.34茶叶3520.17吨-37.29花生144.68吨-40.95主要农产品产量林业生产情况: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150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油桐籽2000吨,比上年增长5.26%;乌桕籽600吨,比上年增长9.09%;生漆380吨,比上年增长8.57%;五倍子13吨,与上年持平;银杏80吨,比上年增长11.11%;竹笋片5000吨,比上年增长6.38%。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品种2018年单位比上年±%四肉总产量24050吨-11.58其中:猪肉18711吨-14.56牛肉2933吨4.75禽蛋2207吨-26.43大牲畜年末存栏数67470头-7.19生猪年末存栏数190268头-13.75羊年末存栏数42166只1.64水产品产量3640吨6.53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82%。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9.261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394吨。 三、规模工业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90900万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为0.2%。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产销率97.5%。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2018年2017年比上年±%精制茶吨1885.62384.7-20.93吉他万把181.27108.3967.24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万吨0.120.119.1水泥万吨93.695.51-2.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2018年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名称2018年增速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7%其中:工业投资-74.3%房地产4.4%建筑业持续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1.44亿元。 五、交通运输和通信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年末公路里程4468公里。其中:省道230公里、国道187公里、县乡村道3975公里。公路密度172.1公里/百平方公里。城内公交车覆盖城郊,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通信发展平稳,互联网逐步普及家庭。通讯部门全年完成业务收入30762万元,比上年增长4.06%。年末电话总用户428270户,同比增长14.42%。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4587户,同比增长29.78%;移动电话用户413413户,同比增长13.93%。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3541户,同比增长31.84%。 六、市场消费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2470.8万元,比上年增长9.2%。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2729.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741.2万元,比上年增长2.3%;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26734万元,比上年增长8.6%;零售业完成170401万元,比上年增长9.4%;住宿业完成4604.7万元,比上年增长9.2%;餐饮业完成30731.1万元,比上年增长8.4%。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34055万元,比上年增长8.0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96%;财政总支出427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3.6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2055万元,比上年增长0.54%。住户存款余额1042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79619万元,比上年增长43.99%。其中:短期贷款736054万元,同比增长415.3%,中长期贷款610510万元,同比增长30.55%。全县保险部门保费收入7552万元,同比增长8.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352万元,同比增长3.30%;人寿险保费收入2200万元,同比增长24.57%。全年共赔付金额3722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3502万元,人寿保险赔付220万元。 八、文化、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年末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博物馆1个,地面接收站67397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22.9%,广播人口覆盖率达22.9%,数字电视收视户32101户。(18年数据不含户户通、村村通数据,故电视人口覆盖率、电视收视户数据有所减少)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有学校259所,其中:幼儿园134所,小学91所,初级中学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高级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数89845人。其中:中学20731人(含一贯制),小学38986人,幼儿在园15093人,特殊教育190人,职业学校3649人。教职工总数6666人。其中:中学1900(含一贯制),职业学校153人,小学2229人,幼儿教育1536人,特殊教育学校26人,高中822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医药、卫生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保持稳定。年末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4家,其中县级医疗卫生5家,乡镇卫生院18家,街道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2家,村卫生室144家,个体诊所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民营医院8家。卫生机构病床2961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编制床位数2081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26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初步统计,2018年全县年末常住人口为38.94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根据公安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达660792人。其中:城镇人口222971人,乡村人口437821人,家庭户均人口3.57人,人口密度288人/平方公里。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5836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65元,比上年增加2506元,增长9.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1元,比上年增加100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9%。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2018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155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人数2331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人数49972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6300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020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433人。2018年,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686人。其中,享受城市低保2297户6123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13587户30563人。 十、职工与工资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为14588人,比上年增长2.7%。其中:在岗职工14354人,比上年增长3.3%;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为115712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在岗职工为114539万元,比上年增长3.7%。从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达78949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9795元,比上年增长0.35%。十 一、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空气环境质量。采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因子作为空气质量评价项目。2018年,我县空气优良有效天数达349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1.88。水环境质量。2018年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芙蓉江流域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达标率100%。声环境质量。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1dB(A),建成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6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60.94%。全年单位GDP能耗0.396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0.12%。全年除交通安全事故外,无其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人数12人,直接财产损失751.2万元。注:1、统计制度规定,统计数据要上核一级,也即是说县统计局上报数据要经市统计局重新核算评估后才认可。2、本《公报》所用数据为年快报数据,部分指标为部门初步统计,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5、数据来源:交通运输来源于正安县交通运输管理局;通讯数据来源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网络公司;地方财政收入、支出来源于正安县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正安支行;保险部门保费收入来源于人民保险、人寿财保、人寿保险三家保险公司;文化数据来源正安县文广局;教育方面数据来源于正安县教育局;医疗卫生数据来源于正安县卫生健康局;人口数据来源于正安县公安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正安调查队;社会保险覆盖方面数据来源于正安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数据来源于正安县民政局;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数据来源于正安县环保局;森林覆盖率来源于正安县林业局;安全生产数据来源于正安县应急管理局。正安县统计局2019年4月

    2025-07-08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稿提示

关闭

1.产业园区网现征集招商资讯、经典招商方案、政策解读、产业经济分析等稿件。欢迎全国招商机构、专家学者等投稿。企业软文等敬请绕行。

2. 作品字数请保持在 1000~2000 字之间,以纯文本形式提交。

3.我们将按照先后顺序,在投稿后的 24 小时内对作品按规定标准进行审阅。

4.我们将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进行取舍、修改与编辑,必要时核实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5.已采用稿件发布时,将注明来稿单位和作者,同时邮件反馈原作者详情及链接。

我已阅读并同意《投稿须知》

确认

一、产业园区网投稿信息内容规范

1.1“产业园区网”致力于不断加强自身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信息发布自律性,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公民合法权益,尊重社会公序良俗。

1.2您制作、发布、传播的内容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等要求。您同意并承诺不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的内容:

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

3)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4)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5)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

6)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7)煽动地域歧视、地域仇恨的;

8)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迷信的;

9)编造、散布谣言、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10)散布、传播暴力、淫秽、色情、赌博、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未获他人允许,偷拍、偷录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

11)包含恐怖、暴力血腥、高危险性、危害表演者自身或他人身心健康内容的;

12)危害网络安全、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13)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14)对他人进行暴力恐吓、威胁,实施人肉搜索的;

15)涉及他人隐私、个人信息或资料的;

16)散布污言秽语,损害社会公序良俗的;

17)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内容的;

18)散布商业广告,或类似的商业招揽信息、过度营销信息及垃圾信息;

19)提交、发布虚假信息,或冒充、利用他人名义的;

20)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序良俗、干扰“产业园区网”正常运营或侵犯其他用户或第三方合法权益内容的其他信息。

二、违约责任

2.1针对违反本协议或其他服务条款的行为,“产业园区网”有权单方采取预先警示、拒绝发布、立即停止传输信息、删除文章等措施。“产业园区网”将对有关处理结果进行公告。对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保存有关记录,并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调查。

2.2因违反本协议或其他服务条款规定,引起第三方投诉或诉讼索赔的,您应当自行处理并承担全部可能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因违法或违约行为导致“产业园区网”及其关联“产业园区网”、控制“产业园区网”向任何第三方赔偿或遭受国家机关处罚的,应足额赔偿“产业园区网”及其关联“产业园区网”、控制“产业园区网”因此遭受的全部损失。

2.3“产业园区网”尊重并保护法人、自然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您保证,在使用“产业园区网”相关服务时上传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链接等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权利及合法权益。否则,“产业园区网”有权在收到权利方或者相关方通知的情况下移除该涉嫌侵权内容。针对第三方提出的全部权利主张,由您自行处理并承担全部可能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如因侵权行为导致“产业园区网”及其关联“产业园区网”、控制“产业园区网”遭受损失的(包括经济、商誉等损失),还应足额赔偿“产业园区网”及其关联“产业园区网”、控制“产业园区网”遭受的全部损失。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